大健康产业网-以媒体的力量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6 10:45    阅读:163
本报/台讯(通讯员杜谨宇 林金国)7月15日,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心血管领域答辩评审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举行,36个项目集中亮相,共同展示医学创新的成果。
图说:心血管领域答辩评审现场。
近年来,武汉通过医工交叉创新,心内、心外领域成果转化不断创下新纪录,为医学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力。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全球最小磁悬浮“人工心”、全球唯一智能化体外心室辅助装置、全球首款可回收式心房分流器……一批突破性原创成果为心脏治疗提供“中国方案”。
左主干分叉钙化病变的冠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世界级难题,冠脉斑块旋磨是冠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常用方法。但旋磨主支时有可能损伤分支开口引起分支闭塞,这在左主干分叉钙化病变处理过程中,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对于该类型病变,医生通常会选择保守治疗。针对这个难点,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程翔教授,在全球首次体外验证了“双指引导管微导管边支保护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旋磨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指引导管在分支血管放置微导管保护,同时通过另一个指引导管进行主支血管冠脉旋磨。”程翔教授解释道,这种技术可以解决左主干分叉病变旋磨过程中的分支保护问题。
目前,武汉协和医院在国内首次将这项技术用于复杂左主干分叉钙化需要旋磨的病人中,已有十多位患者受益。临床应用证实,这项技术可有效避免旋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边支闭塞,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推动了中国复杂冠心病治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说:心血管领域答辩评审吸引了100余位观众到场观摩。
本场评审,还有一批心脏治疗的创新项目进行展示。全球首个非药物、非侵袭性神经调控技术,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锂镭教授团队主导,并联合现有标准进行了防治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基于对终末期心衰患者诊疗模式的创新性思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金平教授提出的“晚期心衰外科救治关键技术体系构建”,覆盖从药物规范化治疗到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再到心脏移植的全流程规范化诊疗体系;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鄢华教授提出,通过腔内影像更清晰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和特点,让医生得以能借助腔内影像这“第三只眼”,实现冠心病精准介入治疗;武汉市中心医院房颤专病中心负责人叶平的“电位指导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治疗”理念,利用现有设备描绘出心脏内的电路图,以“数智化”技术改变传统术式,将房颤消融带入“毫米级精准消融新时代”。
图说:专家评审组。
心血管领域专家评审组组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何奔教授认为,武汉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技术实力强劲,他肯定了各项技术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努力向基层推广的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获得与国际同步甚至领先国际的诊疗方案。
2024年12月31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公布 2024 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的通知》,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与运营的浙里护理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成功入选浙江
春节假期是一个充满喜悦的团圆时刻,对于正在备孕的夫妇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调整身体和心态的好时机。春节期间通常会放慢生活节奏,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放松,这有助于夫妻双方减轻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医疗健康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作为产业的核心,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我院在积极响应先行先试政策
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健康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4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影响研究报告》显示,84.4%的人存在健康困扰,且大部分健康困扰与不良
近日,天津市食用益生菌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及学术交流会议暨天津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于创源生物总部顺利